石牌镇 发表于 2023-11-7 22:12:30

石牌豆腐文化节有感

文:王中海

石牌豆腐文化节是石牌人民千百年来期盼已久的第一个地方性的节日,是古老的石牌豆腐向国内外刷新品牌的文化盛宴,是石牌人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凝心聚力,乘势而上的新的契机。

八十年代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国城乡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浪潮,石牌人民更是争先恐后的投入到这场大潮之中。在这期间,我有幸和叶发嘉、唐铸定两位同志先后在石牌担任党委书记。叶发嘉同志 78 年到石牌担任党委书记,根据石牌劳多田少的现状,到群众中去寻找致富的门路。在调研中发现,石牌民间逢年过节老百姓都有打豆腐的传统习惯,几户人家凑一点黄豆合做一台豆腐,这个传统习惯不知道延续了多少代人。而且石牌产的黄豆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其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黄豆产出豆腐的比例比外地黄豆要高得多;石牌豆腐工艺传承千百年,豆腐嫩滑细腻,千张薄如纸片,香干酱香醇厚,色香味形独具特色。明清时期,石牌豆腐在江汉流域就远销四方。为此,叶发嘉提出寻找致富的门路,就从做豆腐开始。提出了“要得富、多工付”,“要得富、做豆腐”的思路,顶着来自“姓资姓社”的政治压力,鼓励生产队派劳力出去做豆腐,搞副业。八〇年十月至八二年底,我接替叶发嘉同志担任党委书记,在全县率先推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成为湖北省第一个全面推行大包干的公社,大包干后劳动力剩余的问题更为突出,剩余的这些劳动力出路在哪里?我和党委一班人统一思想,决定把更多的劳动力投到豆腐生意上,把豆腐生意做大做强。于是,总结推广了姚台村和李集村农户外出做豆腐的经验,发出了“投亲靠友找门路,摆摊设点卖豆腐,让石牌豆腐走向全国”的号召。在此同时,我们请出公私合营前百年豆腐老店潘贵记的掌勺师傅,先后在李集小餐馆和公社淀粉厂办培训班。培训班从黄豆选择到滤浆点卤,从配料比例到色香味型,从豆腐千张到豆筋香干,每一道工序都认真传授,严格训练。就这样先后办了十多期培训班,培训豆腐师傅300 多人。在培训豆腐师傅的基础上,各村党支部积极配合,挨家挨户落实外出做豆腐的劳力。由经过培训的豆腐师傅进行传帮带,一传十,十传百,豆腐手艺走进了千家万户,带到了全国各地。到八二年底,石牌外出做豆腐的劳动力已经达到 3000 多人,豆腐摊位进入全国 30 多个省市、自治区。当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农村版)第一版先后报道了石牌豆腐走向全国的新闻。就这样,当年在全国豆腐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的情形下,石牌豆腐先人一步走向全国,跑马占荒,闯出了一条石牌人千家万户,共同致富的路子。时至今日,石牌在外做豆腐的已经达到五万多人,石牌豆腐已经成为石牌及周边乡镇万人共享的创富产业,已经成为石牌及钟祥地方特产的靓丽名片。

四十多年来,石牌行政区划几经变更,但是历届党委、政府对群众性的豆腐产业一直都是高度重视、大力扶持,做了大量组织、引导、协调、帮扶的服务工作。八十年代初,党委政府成立了豆制品服务公司,为远走他乡的豆腐郎提供信息技术服务、黄豆供应服务、行政支持服务。四十多年来,这些惠民的服务工作,历届党委政府不仅从未中断,而且不断创新。既惠民务实,又有声有色。四十多年来,历届党委、政府的工作都受到了央媒和地方媒体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先后数十次发表了石牌党委、政府勤政为民,引领豆腐郎闯天下的报道,这些报道都已经融入到石牌古镇的文化之中,都已经成为石牌豆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我们正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直接影响到千行百业,更是影响到石牌在全国各地的豆腐市场。石牌人怎样利用石牌豆腐走向全国的先发优势,对碎片化的豆腐产业进行集约化的整合创新?怎样利用新科技提升石牌豆腐工艺水平,强化豆腐特色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怎样在时代的大变局中推陈出新,走出石牌豆腐更宽更广的出路?这些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新一代的石牌人面前。

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石牌豆腐文化节应运而生!石牌豆腐文化节是钟祥市委、市政府站在时代的分界线上体察民情,高瞻远瞩,为人民群众做的最大的民生实事,做的最好的民心工程!相信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石牌豆腐文化节一定能够成为石牌豆腐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文化平台,成为对外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合作窗口,成为新时代新市场整合创新的智慧摇篮,成为石牌人民共创共享、世代相传的永久性节日。



衷心祝福石牌豆腐文化节越办越好,一年更比一年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石牌豆腐文化节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