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64|回复: 1

[石牌文艺] 石牌知青轶事

[复制链接]

17

主题

8

回帖

69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9
发表于 2018-9-5 14: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牌农科所这个单位,现在的很多人不知道石牌还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单位,甚至还没听说过。说起这个单位,那还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

1975年9月15日,23名十七、八岁的男女青年,乘着时代的风帆,披着朝流的霞光,胸怀青春的激情,在那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欢送声中,簇站在披红挂彩的“解放”牌汽车上,缓缓离别石牌中学广场,驶向广阔的新天地一一石牌农科所。

三喜5队,在我们23名知青到来时,已更名为“石牌农科所”,时辖陈湖渔场。农科所书记是张必佑(调入),场长陈本善(调入),会计邓德颖(调入),队长贾明发(原三喜5队队长),知青组长卲兴祥(他是我们小组唯一1名在农村插队期间入党的知青)。

来到农科所后,我们在书记、队长的带领下,跟着农民们一道,垦荒地,学耕田,种棉花,育趸秧,披星戴月,艰辛劳作,一副副壮志凌云,改天换地的青春面貌,深得农民们的赞扬。从邵兴祥入党这件事上,就可看出我们当初在农村学习、劳动、锻炼的热情和积极程度。不过,在这几年的知青生活中,有一桩将要发生而没有发生的小事,却使我难以忘怀。

我们刚到农科所时,23人分散住在农民家,所里安排人给大家集体烧火做饭,到了时间就去出工,收了工就去吃饭,虽然很累,大家也算还洒脱。至于如何辛苦,不必细说。后来公社(镇)知青办出资修建了集体宿舍,23人便住进了集体宿舍,做饭炒菜自然也就成了我们自己的事了。此时农科所也分了一块地给我们种菜。大米是国家供应,每人每月45斤。而这时的蔬菜地里却是光秃秃的,三、两天也长不出菜来,可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出工,没办法,只能从镇上买回成坛(约30公斤)的黄豆酱回来,蒸后当莱拌饭吃。为了缓解吃菜问题,这段时间每天抽几个人到周边生产队的农民家去买点菜。我认得有天上午,李作喜(其他几位名字不记得了)等几位同学去买莱,当他们来到一农户家时,见其堂屋边堆了一堆南瓜,便向其解释,我们是知青,目前没有菜吃,想买点南瓜回去当菜吃,户主一听,当即谢绝说:“不卖,这南瓜是留给猪吃的”。奶奶的,气死人也。他们几人气归气,却没办法,只得无奈的走了,最后一斤菜也没买到。回来后他们将买菜的经过告诉了大家,大家听后气愤不己,于是商量,等到半夜后,去办了这家……

傍晚我们还没有吃完晚饭,知青办主任孙蔚相骑着自行車来到了小组,跟大伙打了招呼,然后来到我的宿舍跟我说:“今晚不回去了,就在你这里住一晚上”。我们每个宿舍住三人,东西两头房大一点住四人,我宿舍三人是彭水清、朱隆江和我,朱隆江在鸭场,晚上要看鸭,也就不能回宿舍休息,他的床也就空着,其他的房间没有空床。我们吃完晚饭,没有象往常一样,而是各自回到自已的宿舍。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平安的夜晚。

后来我想,这天晚上,要不是孙主任来到这里,当天夜晚究竟会发生些什么呢?其后果又会是怎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

回帖

11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18
发表于 2018-12-22 16: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知情偷鸡摸狗算是老常态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牌门户网

GMT+8, 2024-5-18 18:38 , Processed in 0.30176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